西区纪事 | 记忆中的云雾山路551弄洼地(下)
您可能感兴趣
上周,本号发布了《记忆中的云雾山路551弄洼地(上)》,交代了它的前半生,后来这片土地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,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。
▲ 原551弄洼地南端,与玉屏南路560弄接壤
○
○
○
1
洼地环境每况愈下,部分过道仅容一人通行
四周新建住宅相继崛起,加剧了551弄居住环境败坏的趋势。建造近60年的“自建公助房”承载了几代人的居住,已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。
当年两层小楼的朝北拖一间1层批厦,是楼上楼下两户公用的厨房和出入通道。两家人同时做饭,厨房间里屁股碰屁股转不过身。没有卫生间,拎马桶倒公厕是那里的常态。
到了70年代初,随着人口增长,居住楼上的住户便掀开屋顶,加高搭建起三层楼,以缓解住房紧张。而居住楼下的住户,只能在南房间外搭间小屋子供孩子居住,使原本狭窄的楼与楼之间的公共通道变得更加狭窄。
半个世纪后,再看“自建公助房”,找不到半点当年的模样。前后排之间通道被违章搭建堵塞到只能一人通行,迎面来人,其中一个就得侧身让路。一位以前居住在此的21厂老职工曾自嘲道:幸亏是火葬,要不是家里死了人连棺材也抬不进去。
▲ 面目全非的“自建公助房”
2
这个“动迁梦”,他们做了整整32年
笔者的一位发小,曾多年居住在此。初始,他家姐弟七个连同母亲、外婆九口之家居住二楼及三层阁楼共计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里。随着上辈人离世、同辈人结婚搬离,发小留守在母亲留下的“自建公助房”里。到发小的孙子出世,他家在这套房子里生活过五代人。
越来越恶劣的居住环境,让家境好的人家纷纷购买新房搬离别处,留下老屋出租,551弄成了外来人口聚居的“城中村”。进入21世纪,“自建公助房”犹如一个拖着病体苟延残喘的垂暮老者。
如果说,1982年高家巷动迁让551弄的居民看到了动迁改善居住之希望的话,那么,这个“动迁梦”,他们做了整整32年。
▲ 原551弄基地西侧的断壁残垣
3
阳光终于照进洼地
在笔者看来,造成551弄洼地窘境出现的原因既有先前政府规划的失控,如早期仪表局只吃“肉段”,不啃“骨头”的既成事实;也有后期旧改中有关部门缺乏变通的“败笔”,如北侧春天花园开发时政府没有拿出“一揽子”解决的方案,迁就于开发商。
进入新世纪后,洼地里的居民要求政府解决住房困境的呼声日趋强烈,也引起各方重视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、提案历年不断。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阳光终于照进洼地。
长宁区“十二五”规划中,将551弄等全区13个尚未完成旧改的“边角料”地块,列入本届政府必须“还账”的硬任务。这类“边角料”地块都是以往土地开发中遗留下来的“鸡头鸡脚”,不受开发商们青睐。市场不“埋单”,那就得由政府来“埋单”,它的改造功能趋向于公益性事业的开发利用。
促成551弄洼地此次动迁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2011版“阳光动迁”新政的出台。以往“会哭的孩子有奶吃”之动迁弊病一朝根治,拖到最后一刻签约总会有好处的幻想已成笑谈,越早响应获益越多成为广大动迁户的共识。
551弄洼地居民三十载“动迁梦”如愿以偿,令人欣慰。
笔者揣测,551弄洼地的明天无外乎两种结果,或是一片公共绿地,或是绿地与社区公共设施相结合的公共活动空间。
▲ 551弄洼地的明天可以期待
来源 | 周家桥社区晨报
编辑 | 黄吉
图片来源网络 效果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